勞動爭議案多涉“90后” 張揚個性導致職場辛酸
“90后”個性張揚不愿隨波逐流,有著新穎的創意和無限的想象力,但當他們走上職場時,個性十足的“90后”卻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職場風險。蘇州姑蘇法院對近年來審理的勞動爭議案件進行了分析,發現涉及“90后”的勞動爭議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缺乏團隊忠誠度,過分依賴網絡,同時對傳統的職場文化缺乏了解和認同是“90后”成為被告的最主要原因。
微博時代“曬”出危機
職場新人小周去年九月剛參加工作,在某公司擔任設計師助理,負責產品的研發工作,因為工作性質特殊,小周剛入職公司便對其進行了與商業保密問題相關的培訓,在勞動合同中公司也與小周約定,一旦泄密公司商業機密,公司就有權解除勞動關系并要求相應的賠償。
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90后”,小周和所有同齡人一樣,平時手機不離手,只要一有空小周便會刷微博,自己也常會發微博,小周的微博里記錄了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次小周買了一盆小植物裝扮辦公桌,小周沒多想便拍了一張照片發到了自己的微博上,但沒想到的是照片背景中有一張公司新產品的成稿圖,這個新產品公司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進行研發,原定于一周后發布,但最終因為小周的微博被大量轉發產品被提前曝光而影響了公司的原定計劃,為此,公司將小周辭退,并通過訴訟程序向小周索要相應賠償。
法官說法:勞動合同的保密義務是勞動者對用人單位忠誠義務的延伸,依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在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以及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違反保密義務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隨著微博、微信等即時溝通工具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90后”職場新人們,要提高保密意識,避免因一時疏忽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同時也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不利影響。
眼高手低頻繁“閃辭”
小劉生于1990年,本科學歷。大學里學的是法律專業,剛辭掉一份文員的工作。“實在干不下去了,試用期一個月工資才1200元,哪里夠用啊?”雖然畢業還不滿一年,但小劉已經換了兩份工作了,歸根到底還是嫌工資太低。小劉本科四年各門功課都很優秀,但沒想到找到的工作薪水都很低,而且試用期也大都很長,老家在鹽城的小劉既要付房租又要日常開銷,試用期那一點兒工資完全不夠花,有時甚至還要靠家里接濟,這讓從小就是家里驕傲的小劉難以接受。
同樣是去年畢業的小馬也已經在一年之內連續換了幾份工作,名校畢業的小馬一畢業便通過層層選拔,進入了一家大規模的物流公司,成為了該公司的管理培訓生,作為職場新人,小馬被要求從基層做起,需要在倉庫工作很長一段時間,這讓志向高遠的小馬很受不了,“雖然公司知名度高、規模也大,但從基層做起也太漫長了。”于是小馬沒過多久便辭了職,三個月后小馬又應聘去了一家外企,但小馬并不安于現狀,他并沒有在這個公司長期工作下去的打算。
法官說法:大部分”閃辭”行為都是缺乏職業規劃的表現,“90后”選擇工作時常帶有盲目性,不夠慎重,頻繁的“閃辭”不光會降低用人單位對應聘者職業忠誠度的評價,還可能會造成社會保險的斷繳,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有服務期限協議,勞動者可能還要承擔違約金。
偽造假條觸及底線
小韓是去年剛本科畢業的“90后”,畢業后小韓進入了一家會計事務所工作,事務所的工作很繁忙,小韓常常要加班,有時連雙休都沒法保障,雖然辛苦但初入職場的小韓并沒有太多的怨言。他認為就是要趁年輕多多積累經驗,苦點累點都不是問題。但小韓沒想到的是,談了兩年的女朋友因為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陪伴而與自己鬧起了別扭,并揚言要分手,這讓小韓很是難過,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確是好久沒有陪自己的女友了,有些愧疚,另一方面是公司實在是請不出假,沒辦法好好補償一下女友。正當小韓苦惱之時,他得知可以在網上購買病假證明,這樣一來就可以請假陪女友出去旅游散散心了。于是小韓在網上買了一張病假證明并且向公司請了一周的病假。但經公司人事部門核實,發現小韓提交的病假證明是偽造的,考慮到小韓的工作對個人的誠信度要求很高,經過公司的研究,根據單位的規章制度,決定與小韓解除勞動關系。因為一時的僥幸被單位開除,小韓懊悔不已。
法官提醒:“90后”職場新人一定要重視用人單位的考勤制度等企業規章制度,尤其是涉及“調崗降薪”、“辭退”、“解聘”等內容的“紅線條款”。誠實信用是勞動者的基本職業操守,違背誠信的行為,不僅會導致用人單位對勞動者職業素養的消極評價,還可能會被解聘或辭退。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