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2014
核心內容: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規定提高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為何要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呢?下面,勞動法律網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城鄉保繳費增高兩檔位】
國務院《意見》指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準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標準。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對選擇最低檔次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準繳費的,適當增加補貼金額;對選擇500元及以上檔次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具體標準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人民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城鄉保為何提高繳費標準】
此前,國務院出臺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與新農村養老保險合并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此次,國務院《意見》更細化,將繳費標準細化為12檔,并提高了最高檔的繳費標準。
對此,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原來兩項制度分設,新農保規定農民繳費是五檔標準,從一年100塊錢到一年500塊錢;城鎮居民交費10檔標準,從一年100塊錢到一年1000塊錢。兩個制度合并起來后統一規定了城鄉居民的繳費標準,在原來100至1000元標準的同時,又增加了1500元和2000元這兩檔標準。
胡曉義說,這樣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只要有意愿也有能力,就可以在這12檔標準里自主選擇。因為如果你有經濟能力可以按更高的標準交費,以后可以獲得更多的養老金。這對于城鄉均衡發展,賦予城鄉居民更平等選擇權有積極推進意義。
推薦閱讀:
上一篇:社會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的種類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