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終止的法定增設情形
2010-12-01作者:未知來源:未知
《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二)項至第(五)項,擴大了勞動合同終止法定條件的范圍,具體包括:
1.勞動者開始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的。
該項規(guī)定較之“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終止,更符合我國國情。一種觀點認為,實施這一規(guī)定后,雖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因種種原因已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的勞動者(如提前退休的特殊工種勞動者),在其仍具有勞動能力的年齡段內,與新的用人單位建立的關系已非勞動關系而屬于勞務關系,這將不利于對勞動者權利的保護。結合我國面臨龐大就業(yè)群體的具體國情,從宏觀分析,該種觀點在目前歷史條件下是否妥當?有待探討。
2.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時終止。
該種情形下,勞動者已喪失了履行勞動合同法律意義上的主體資格,勞動合同應當終止履行。需要指出的是,勞動者被宣告失蹤期間勞動合同處于何種狀態(tài)?宣告期內是否應認定勞動合同中止?《勞動合同法》對此沒有作出明確規(guī)定。審判實踐中一般認為,認定該期間內勞動合同處于中止履行的狀態(tài),利于勞動關系的相對穩(wěn)定和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
3.用人單位履約能力喪失或者主體資格喪失導致勞動合同終止。
這類情形包括:“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chǎn)”、“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上述情形均意味著用人單位已無法履行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權利與義務,導致法定終止條件出現(xiàn)。
下一篇:長期合同將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