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區人社局五項措施提升勞動爭議仲裁效能
甘州區人社局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優化便民服務機制,重點強化“五項措施”,努力提升勞動爭議仲裁工作效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開通法顧“直通車”。選取重點企業、糾紛易發行業,主動上門擔當“仲裁法顧”,提出疏導和化解糾紛的方法措施,提高用人單位對勞動糾紛的預防能力和解決能力。針對企業和用人單位出現的典型案例,大力推行仲裁建議書制度,從源頭上構筑預防勞動爭議的第一道防線。
設置預防“報警器”。建立勞動爭議糾紛定期排查制度和提前預警防范制度,把仲裁工作重心從事后處理轉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來。積極做好群眾來電來訪的接待、咨詢工作,詳細登記,耐心解釋,發現苗頭性矛盾激化問題,及早介入,迅速化解,將其消除在萌芽狀態,避免事態擴大。
穩控調解“減壓閥”。堅持“調解為主、裁決為輔”原則,堅持把調解工作貫穿到勞動爭議處理的全過程,重點抓好案外調解、庭前調解和庭后調解三個環節,促使雙方在平等自愿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使矛盾糾紛層層減壓,直至最終消解,切實保護好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構建仲裁“快車道”。以開展“陽光仲裁”品牌創建活動為契機,重點推出勞動仲裁“七項便民服務措施”, 強化便民服務,實現仲裁提速。開辟弱勢群體“綠色通道”, 對職工工傷、女職工權益保護、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優先處理,優先辦結。著力壓縮案件辦理時間,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案件,實行“一步到庭”及相關文書“一次性送達”,實現便民仲裁。
校準辦案“秤盤星”。辦案中,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重事實、重證據、重政策,堅持案情不清不放過、證據不實不放過、仲裁程序不到位不放過,著力建立健全仲裁監督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力爭每起案件的辦理結果都能經受住群眾的監督和實踐的檢驗,確保群眾滿意、企業滿意和領導滿意。(甘州人社局 劉 文)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