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和諧勞動關系 勞動爭議調解進社區
《大連新聞》2012年8月6日播出:
今年,我市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作為“和諧大連”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在街道社區和中小企業建立勞動關系協調組織,力爭將各類勞資糾紛和矛盾化解在基層。
這兩天,在市內一家酒店打工的邢紅艷心里很別扭,半個月前她就交了辭職報告,可酒店多次以不好招工為由回絕了她,還拒付工資。白山路街道勞動關系調解工作站了解情況后,馬上召集酒店勞資科、街道工會和邢紅艷三方開了兩次調解會,面對面協商解決。
山東來連務工人員 邢紅艷:“如果有新員工錄取,第一個批準我離職,我只要在這干一天,包括工資福利一分錢不少,所以這個結果讓我能接受。”
今年,沙河口區在9個街道、88個社區全部建立了“勞動關系調解流動工作站”,已成功化解20多起勞資糾紛案件,為勞動者追回薪酬9萬余元。
沙河口區人社局局長 戴濱:“年內使規模以上企業在全區實現勞動三方聯動機制的全覆蓋,力爭使50%以上的勞資糾紛通過協調機制在基層得到化解。”
2009年以來,我市在全省率先將勞動關系協調工作延伸到街道社區,目前,全市已有109個街道、622個社區組建了勞動關系協調委員會,近1萬5千家企業建立了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人社部門還通過定期不定期巡檢、社區企業聯檢等方式,在4萬戶用人單位中建立了勞動用工備案制度,準確掌握用工動態,及時介入糾紛調解。今年前7個月,各級勞動關系協調組織共參與勞動爭議預防、調解7萬人次,5萬多件勞動爭議案件被化解在基層。
編輯快評:權益有保障 勞動才體面
從車間服務點兒,到社區調解站;從困難救助,到爭議調解,這張越貼越近、越織越密的服務維權網讓職工們有了“主心骨”。而這一系列努力,更重要的是為了讓企業把頭腦里的認識,從簡單的“用工”轉變到“用人”,讓企業明白一個道理:勞動關系和諧,才是企業發展的前提。權益有保障,勞動才“體面”,只有讓人人都能“體面勞動”,我們的城市才會充滿幸福感。
下一篇:廣宗縣“小窗口”服務“大民生”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